广东人在上海

 找回密码
 我要注册

扫一扫,访问微社区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查看: 1699|回复: 2

积微言细,自就鸿文(转)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9-8-23 09:22:2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maisyxie 于 2009-8-23 09:36 AM 编辑

摘自王清铭:

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说很多人耳熟能详。古今之成大事业、大学问者,必经过三种境界: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。”此第一境也。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”此第二境也。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”此第三境也。其一为登高望远,要有远大目标;其二为呕心沥血,要有坚韧不拔之志;其三为心旷神怡,得到成功的快乐。可以简单概括,分别为递进的三种境界:知、行、得。

  其实早在《论语》中孔子就提出读书的三境界:知之、好之、乐之。他说: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”我们可以用宋代人的读书典故来佐证。宋太祖日阅“御览”三卷,因事有阙,等空暇时追补。他说的“开卷有益”强调的就是“知”。大臣钱惟演平生惟好读书,坐则读经史,卧则读小说,上厕则阅小辞。读经史严肃,当正襟危坐;读小说轻松,取卧姿通体舒泰;小辞短促铿锵,大概有助气沉丹田。他手不释卷,更多的是出于爱好。诗人苏舜钦生性豪放,以诵佐酒,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。把书当作下酒菜,目与书接,心游万仞,逸兴与酒气齐飞,书味共豪情一色,此乐何极!
  也有人用禅宗的机锋来形容读书:第一境界是“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”;第二境界是“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”;第三境界是“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”。初读如少年涉世,所看的都是本原的世界;再读如中年历经沧桑,恍然有悟,走过的山水都变成人生的履痕;三读如老年夕阳下回首,山水都变成心上的风景。
  余杰写人生境界的文章引用了禅宗的三境界:其一是“落叶满空山,何处寻芳迹”;其二是“空山无人,水流花开”;其三是“万古长空,一朝风月”。借用来阐述读书三境界也十分恰当。第一境界中的“寻”,是读书的上下求索和追问;第二境界中的“无”,表明人已经从功利层次剥离出来,浑然忘物。而第三境界则是对有限时空的超越,达到长空明月、天人合一之境。
  也有人借用企业家的术语来谈读书的境界:一为大智慧,二为大抱负,三为大手笔。大概读书如运筹帷幄、商场鏖战,攻城掠地、乘胜追击,追求羽扇纶巾、叱咤风云之效。
  今人也辑毛泽东词句为三种境界:一为“此行何处?赣江风雪迷漫处”,二为“四海翻腾云水怒,五洲震荡风雷激”,三为“萧瑟秋风今又是,换了人间”。为学境界同王国维相近,但更侧重读书时风云激荡的内心体验。
  说法林林总总,但有一个共同点:屏弃功利,直逼内心,仿佛蝉蜕壳,将外物放下,挣脱出一个“新我”。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曾阐述“艺术境界”,说他主于美。读书的最高境界应该就是清风朗月、落英缤纷的美的境界。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,借以窥见自我的心灵深处的反映。化实景而为虚境,创形象以为象征,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、肉体化,这就是读书的“艺术境界”。

摘自万宏辉:

读书确实没有止境,然而读书却有境界。我想起了近代学者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中说的三句话,他阐述了古今成就大事业、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。此所谓境界,便当是指修养造诣之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者。读书作为生命的需求,作为一种修身养性,陶冶品行情操的方式,作为一项净化、丰富、扩展人生的崇高事业,读书当然有境界,而且有四种境界。

       孤舟蓑笠翁,独钓寒江雪。此乃第一境也。读书,要静心而读,守住心灵深处的宁静和纯真,耐住寂寞,甘于孤独,要潜心铸剑,专心致志,聚精会神,心无旁鹜。柳宗元诗云:真源了无取,妄迹世所逐淡然离言说,悟悦心自足。在明媚的春光里,小桥流水,白云悠悠,在树荫下,就是一本书,一把椅子,一杯清茶,读起来,你感到是那样的清静,那样的优雅;在寒冷的冬夜中,夜阑人静、万籁俱寂,在书房里,就是一本书,一个人,一盏孤灯,手不释卷,你又觉得是那样的幽静,那样的惬意。这是一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读书境界。
        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此乃第二境也。读书不仅要坐下来,还要能读进去。书间如梦,一尊还酹明月。书读进去了,就会沉醉其中,废寝忘食,乐而忘忧,真可谓时光现在最佳,江山如此多娇,风景这边独好。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,阅遍人间春色,人与书就会融为一体。这是一种书人合一的读书境界。
        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此乃第三境也。古今中外多少事,一切都付书本中。书籍犹如巍峨的高山,绵延不尽,读书到一定的程度,就会高屋建瓴,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深更透,人的心胸就会无限宽阔,显示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魄。这是一种超越自我、超越现实、超然物外的天人合一的至高至上的境界。让我们的心灵在读书中升华自由之境。
       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此乃第四境也。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。人生有限,学海无涯,山外有山,天外有天,永无止境。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读书到最后,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和知识的博大精深,要毕生践履,求精图新,倡导一种不断攀登、永远向上、积极进取的精神。终身学习,把读书作为人生的内在需求,融化到血液、基因和灵魂中去,成为生命的一部分。天长地久有时尽,此读绵绵无绝期。这是一种时人合一的超越空间的至远至臻的境界。
发表于 2009-8-23 10:08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活到老,学到老。     :dabin12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09-8-23 16:35:43 | 显示全部楼层
学无止境,唯一能净化心灵的就是读书了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我要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本网站由上海海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免费提供空间和技术支持|手机版|Archiver|沪ICP备09046996号-6|广东人在上海

GMT+8, 2024-6-8 07:00 AM , Processed in 0.555368 second(s), 12 queries , Gzip On, WinCache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